重慶郵電大學簡介及招生計劃
重慶郵電大學[學校簡介 招生章程 學費標準]2011年在重慶省本科錄取更低分為文科567分[歷年文科線] 、理科533分[歷年理科線] 。2012年,重慶郵電大學本科計劃繼續擴招,全國計劃招生4996人,其中省內招1966人[詳細信息] 。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所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和優勢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兩萬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在職教職工16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級職稱17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近400余人。學校現占地3800畝,校舍建筑面積60余萬平方米,擁有寬敞的教室、標準的運動場、舒適的生活條件。近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重慶市更佳文明單位、重慶市森林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學校被首批命名為重慶市“綠色校園”、“數字校園”示范學校。
學院秉承60余年深厚的學科積淀和通信行業特色,[山東大學專業設置]已培養了2萬余名郵電和通信行業高級技術人才,形成了行業和社會高度認可的高水平通信信息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擁有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國家級和2個省部級特色本科專業;建成1個國家級、2個省部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優質實踐教學平臺;建成1個國家級、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在內的科研學術平臺。
學院擁有享受 *** 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巴渝學者等一批優秀專家學者,與國內外著名大學進行人才交流與培養合作,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大型通信運營企業以及華為、中興、大唐等大型通信設備制造公司、信息領域優勢IT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升學就業質量高。
?
重慶郵電大學屬于幾本
重慶郵電大學是一本院校,重慶郵電大學,簡稱重郵,坐落于中國重慶市主城區南山風景區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重慶市人民 *** 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簡稱重郵,坐落于中國重慶市主城區南山風景區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重慶市人民 *** 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國家“2011計劃”核心協同高校、中國 *** 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布點設立并重點建設的四所郵電高校之一。
重慶郵電大學創辦于1950年3月,前身是東川郵政管理局郵政人員培訓班;1951年1月,改建為西南郵電分校;1953年3月,分建重慶郵電學校;1955年5月,更名為重慶電信學校;1959年3月,升格為重慶郵電學院;1970年4月,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1973年7月,再次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5月,恢復為重慶郵電學院;2006年,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
截至2016年3月,重慶郵電大學占地3800畝,校舍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擁有圖書230余萬冊;共有在校生2.4萬余人,其中研究生3100余人,在職教職工1700余人;下設16個二級學院,3個研究院,開設有53個本科專業。
截至2016年3月,重慶郵電大學共有在職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級職稱23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460余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700余位;學校外聘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英國、加拿大、美國、波蘭、印度等國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為該校 *** 教授或名譽教授。學校有國家特支計劃、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兩江學者、百人計劃、學術技術帶頭人、百名學術學科領軍人才、巴渝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80余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干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重慶市名師、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獲得者110余人,國家及重慶市教學團隊16支。
截至2016年3月,重慶郵電大學共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8個重慶市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重慶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9門重慶市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4門重慶市雙語教學示范課程。
重慶郵電大學院士有多少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近1100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40 余人、副高級職稱350 余人;具有博士學位120余人、碩士學位610余人;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330余人。同時學校還聘請了10位院士,7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為我校的 *** 教授。
教師隊伍中有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人選4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等榮譽稱號獲得者5人;“重慶市名師獎”、“重慶市優秀教師”等部市級榮譽稱號獲得者7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等市級專業技術人才入選20人;國務院 *** 特殊津貼獲得者21人。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和通信網與測試技術實驗室分別當選2002年、2006年“重慶市十大杰出青年群體”,移動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 *** 控制技術與智能儀器儀表實驗室2007入選首批“重慶市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
重慶郵電大學怎么樣?
簡介重慶郵電大學職稱:重慶郵電大學是國家布點設立并重點建設的幾所郵電高校之一重慶郵電大學職稱,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重慶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和優勢重慶郵電大學職稱,在郵電通信行業、信息產業領域,在西部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發軔于1950年,在抗戰時期交通部郵政總局原址上開辦郵政人員培訓班;在此基礎上,先后舉辦西南郵電分校、重慶郵電學校和重慶電信學校;1959 年由國務院命名為重慶郵電學院,并開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為當時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文革”期間,于1970年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1973年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復辦學。2000年由原信產部劃轉重慶市管理,實行部市共建。近年來,學校抓住西部大開發、重慶大建設、信息產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立足行業,服務地方,加強建設,加快發展,2006 年更名為重慶郵電大學,2013年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2.4萬余人,其中研究生 3000余人。在職教職工 1600 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級職稱 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近400人, 400余位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外聘重慶郵電大學職稱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英國、加拿大、美國、波蘭、印度等國20 余名院士及10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為我校 *** 教授或名譽教授,我校校友、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院士為我校名譽校長、之一屆校董事會主席。學校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重慶市“百人計劃”專家、重慶市百名學術學科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人選、“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等各類高層次人才50余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干教師、重慶市名師、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獲得者100余人,國家及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教學團隊等22支。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辦學60余年來,為信息通信行業和地方培養輸送了9萬余名各類人才,被譽為“中國信息通信人才的搖籃”。現為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首批信息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全國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慶市軟件人才和微電子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學校主動適應信息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加強學科專業建設。現有15個學院,47個本科專業,12個一級學科、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在8個學科領域招收培養工程碩士,經教育部批準具有推薦本科生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學校深入實施質量工程,現有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重慶市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8個國家及重慶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7門國家及重慶市精品課程和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6個國家及重慶市教學團隊,27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 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大類培養,大力實施“IT精英人才培養計劃”、“外語+專業”中加合作人才培養項目及“1+2+1”、“2+2”、“4+1”等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和港澳臺地區高校合作開展人才培養、短期學生交換、帶薪實習等項目,組建了“重郵—惠普軟件學院”、“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微軟重慶軟件外包服務人才培訓基地”,與企業聯合開展定制式人才培養項目,是中國 *** 獎學金資助留學生項目高校。近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承擔國家及部省級教改項目100余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8項;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已建成校外實習實訓和就業基地200余個,學生參加第十一屆“挑戰杯”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21位,參加數模競賽成績連續兩年排名全國高校第二,參加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全國金獎,參加2012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捧得該項賽事更高榮譽“TI杯”,參加全國電子設計、數學建模、外語競賽等獲國家級獎勵300余項,部省級獎勵1000余項;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畢業研究生供不應求,成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五十強”。 學校堅持自主創新,是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和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譽為“中國數字通信發源地”。學校現建有“ 國家3G軍民結合終端設備動員中心”、全國首個“信息無障礙工程研發中心”等38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及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學校在通信網及測試技術、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計算機 *** 與信息安全、智能信息處理、工業以太網(EPA)與傳感器 *** 、先進制造與信息化技術、微電子技術與專用芯片設計等領域,承擔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項目,曾先后成功研制之一套符合國際電聯標準的24 路、30/32 路脈沖編碼機和120 路復接設備及其配套儀表,參與制定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并設計出世界上之一顆采取0.13微米工藝的TD—SCDMA基帶芯片,制定了我國工業自動化領域之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PA國際標準,研制出我國安全領域信息隔離與交換的關鍵設備,研發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業無線國際標準的工業物聯網核心芯片,先后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等殊榮。近五年,學校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800余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成果獎70余項,其中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獲全國教育科研成果獎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主要科技工作指標進入全國高校百強之列。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立足信息行業,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探索產學研結合新模式,努力構建開放辦學大平臺。學校成立了董事會,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郵政、華為、中興、大唐、普天、聯想等行業著名企業,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工信部電信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與長安、四聯、機電控股、重鋼、力帆、富士康(重慶)等在渝大型企業,與重慶兩江新區、南岸區、西永微電子園、茶園工業園區等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學校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推進國際化進程,與惠普、微軟、IBM、思科、甲骨文、愛立信、諾基亞等國際IT龍頭企業聯合開展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與國外和港澳臺地區50余所高校開展學術交流、聯合辦學及共建研發基地。 學校地處于重慶主城南山風景區內,坐落在森林公園環抱之中。占地 3800 畝,校舍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圖書230余萬冊 ,2萬余臺微機聯網運行,新一代數字校園建有信息管理服務系統、紅巖網校、文峰 *** 課堂、重郵e站手機報等新媒體平臺。校園鳥語花香,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的好地方。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重慶市更佳文明單位、重慶市森林單位、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學校被命名為重慶市首批“綠色校園”、“數字校園”示范學校和“平安校園”示范單位。 繼往開來,再展宏圖。學校將堅持科學發展、突出辦學特色、推進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合作、加強內涵提升,努力建設成為中國西部信息科技創新與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在信息通信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為我國信息產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重慶郵電大學跟重慶交通大學哪個更好啊
重慶交通大學相對好一些,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二者的分析對比:
一、師資力量
1、重慶郵電大學:共有在職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級職稱 23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460余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700余位。
2、重慶交通大學:學校有教職工2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20余人,高級職稱770余人,擁有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交通運輸部“十百千人才工程”、重慶市“兩江學者、巴渝學者”等國家和省部級人才120余人次。
二、院系專業
1、重慶郵電大學: *** 空間安全與信息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二級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開設有56個本科專業。
2、重慶交通大學:學校設有學院(部)19個,開辦本科專業64個。
三、學科建設
1、重慶郵電大學:共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3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類別。
2、重慶交通大學: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重慶郵電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重慶交通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西安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那個比較好,給個三者的比較
重慶郵電大學相對較好,下面從多角度對比進行分析:
一、師資力量
1、南京郵電大學:截至2020年8月31日,學校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導師98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比例為60.67%,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比例為95.70%。
2、西安郵電大學:據2021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1600余人,具有高級職稱者560余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選、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級教授、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等人才項目和榮譽獲得者100余人次。有雙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50余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和省級教學團隊13個。
3、重慶郵電大學:截至2016年3月,重慶郵電大學共有在職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級職稱 23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460余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700余位;學校外聘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英國、加拿大、美國、波蘭、印度等國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為該校 *** 教授或名譽教授。
二、院系專業
1、南京郵電大學: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自動化、工商管理。
2、西安郵電大學: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電信工程及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3、重慶郵電大學:截至2020年6月,重慶郵電大學共有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自動化學院、先進制造工程學院、光電工程學院(重慶國際半導體學院)、軟件工程學院、生物信息學院、理學院。
三、科研成果
1、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到2014年,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科研課題2473項,發表學術論文7915篇,其中3389篇被SCI、EI、ISTP收錄,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1項。
2、西安郵電大學:據2019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兩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虎符TePA”成為在信息安全基礎共性技術領域我國提交并獲通過的之一個國際標準。研發的GPU芯片已通過省級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被列為陜西省“十三五”重大產業化項目。
3、重慶郵電大學:截至2020年6月,近年來,學校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項目500余項,承擔省部級項目近200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00余項,其中包括了國家級獎勵3項,省部級一等獎26項,授權專利近1500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300余項。
以上參考來源百度百科——南京郵電大學
以上參考來源百度百科——西安郵電大學
以上參考來源百度百科——重慶郵電大學
評論已關閉!